广州市普高名额分配电脑派位结果出炉 各区名额分配占比 荔湾和番禺最高

内容摘要5月13日下午3时,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名额分配计划电脑派位仪式在广州市招考办举行。全市共27794个名额分配计划通过电脑派位随机分配到478所初中学校。新快报记者对各项已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陈钰涵

5月13日下午3时,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名额分配计划电脑派位仪式在广州市招考办举行。全市共27794个名额分配计划通过电脑派位随机分配到478所初中学校。新快报记者对各项已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陈钰涵

名额分配新增7所招生学校(校区)

今年,全市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共102785人,较去年增加10523人。全市共有名额分配招生学校79所、100个校区,名额分配总计划为27794个,较去年增加1763个。大约3.7名符合资格考生竞争1个名额分配计划。

其中,公办省一级普通高中9所,名额分配计划2250个;市示范学校27所,30个校区,名额分配计划7509个;国家级示范学校43所、61个校区,名额分配计划18035个。番禺区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考生人数最多,为14535人;其次为增城区,为13022人。

39个教育集团核心校面向集团内114所农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分配计划833个;集团内分配之外,478所初中学校分得省、市属普通高中名额分配计划5090个和区属普通高中名额分配计划21871个,22所初中学校因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考生数为0而未分得名额。

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新增了7所参与名额分配招生的学校(校区),这7所学校(校区)及其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分别为: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为673分;广州市真光中学(广钢校区),最低控制线为616分;广州市第七中学(桂花校区),最低控制线为666分;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江南新苑校区),最低控制线为611分;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江海校区),最低控制线为627分;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最低控制线为669分;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江府校区),最低控制线为598分。

部分区属录取最低控制线大幅上涨

录取最低控制线上,省市属学校与去年相比分数线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广州协和学校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继去年上涨15分后,再次上涨11分。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与去年持平,录取最低控制线为686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广东广雅中学(荔湾校区)、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相比去年分别下降3分、5分、15分、2分、4分。

区属学校方面,广州市南海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金碧校区)、广州市白云中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等学校分数线大幅上涨,平均增长18分;广州市南武中学(校本部)下降10分,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下降3分、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下降4分。

各区名额分配占比不同

荔湾和番禺都超过30%

整体来看,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较去年增加10523人,幅度较大;名额分配竞争情况约为3.7名符合资格考生竞争一个名额,而去年为3.5名考生竞争一个名额。从各区数据可以看到,番禺区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人数最多,有14535人;其次为增城区,有13022人。从化区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人数最少,不到6000人。

具体到每个区,可以发现名额分配占比不同:荔湾区为32.92%(省市属占比4.95%)、越秀区为25.89%(省市属占比5.09%)、海珠区为25.19%(省市属占比4.94%)、天河区为21.49%(省市属占比4.97%)、白云区为19.68%(省市属占比4.95%)、黄埔区为15.44%(省市属占比5.04%)、番禺区为30.48%(省市属占比4.99%)、花都区为19.07%(省市属占比5.16%)、南沙区为15.06%(省市属占比4.98%)、从化区为23.04%(省市属占比4.98%)、增城区为15.27%(省市属占比5.11%)。

可以看到,区属名额占名额考生的比例当中,占比最高的是荔湾和番禺,都超过了30%;最低为南沙、增城和黄埔,都为15%左右,其余各区差距不大。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除了海珠区、荔湾区占比较往年有提升外,其他各区均有所下降。

结合去年数据进行分析,记者发现增城区符合资格的考生增加人数最多,比去年增加2050人,但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与去年相比只增加了50个;黄埔区比去年增加1355人,计划只增加了28个。白云、番禺、花都符合资格考生数都比去年增加超过1100人,其中花都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甚至比去年少了25个。

省市属计划名额分配计划比去年增加565个,荔湾区和海珠区竞争难度较小,增加的人数和计划数基本持平,海珠的区属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增加239个,是11个区中与去年相比增加最多的。

事实上,名额分配占比的高低与各区考生总人数、区域内区属示范性高中数量以及各校招生计划数息息相关。有业内人士分析,黄埔区和南沙区部分学校为引入国家、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学校,尚未纳入名额分配招生校;而番禺区、荔湾区内区属示范性高中较多,因此计划总量较大。但省市属名额占比则较为均衡,是由于省市属学校面向全市各区招生,主要受该区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人数影响。

敲重点

关于名额分配志愿填报

这里有一份建议,请查收

1

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等级有要求

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安排在第二批次,设3个志愿,与其他批次同步填报志愿,按批次及类别顺序投档录取,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

今年名额分配政策保持稳定,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分配比例、分配办法、报考资格、录取最低控制线设置办法、录取规则等均保持不变。

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近三年统招首批次户籍生录取最低分的平均值下降40分,计算结果去尾取整。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2025年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等级要求:地理、生物学、信息科技、艺术4门科目成绩等级均达到C级及以上才能参加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4门科目成绩等级均达到D级及以上才能参加非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

2

名额分配不要盲目“保底”

确定自身拥有资格后,考生须了解自己就读的初中分到了哪些高中的分配名额、名额个数,并合理评估自己的成绩是否能达到目标校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

广州市招考办提醒,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无论是否办理跨区,都只能填报学籍所在学校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志愿。考生和家长可通过广州招考网或中考《报考指南》查阅所在初中学校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和录取最低控制线,综合考虑个人学业成绩、所在初中学校和所在区的实际情况,参考所在初中学校近年名额分配投档录取情况,合理确定目标学校范围。

名额分配志愿应如何填报?广州市招考办在此前发布的“2025年广州市中考志愿填报问答”中提到,建议考生最大限度把握名额分配录取机会,按照自己的志愿填报总体策略,结合第三批次的志愿规划,充分利用志愿容量,按照合理梯度安排志愿顺序,科学填报名额分配志愿。第三批次的目标学校也可在名额分配批次填报志愿,有效利用名额分配的特点和录取规则,尽可能在前面批次被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既不应盲目冲高和放弃名额分配录取机会,也不要盲目“保底”,否则一旦被名额分配批次的学校录取,就不能参加后续批次志愿的投档。在名额分配批次,考生可以只填报自己总体满意的学校,不建议考生填报自己不太满意的、预计在第三或第四批次的靠后志愿也很有把握被录取的“保底”学校。

案例分析

考生甲(中考分数702)名额分配志愿:第一志愿A校;第二志愿B校;第三志愿C校

考生乙(中考分数690)名额分配志愿:第一志愿C校;第二志愿D校;第三志愿E校

假设考生甲和考生乙为同一所初中的同学,该初中只有甲乙二人填报C校名额分配计划志愿。目前A、B校都没有录取考生甲,C校分到二人所在初中只剩下1个名额,二人均达到了C校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

●问:二人谁会被C校录取?

●解答:按照投档录取规则,要判断填报同一高中学校名额计划志愿的两名考生谁先被录取,先比成绩所处的梯度、再比志愿顺序、最后比分数。

情况1:第一种情况是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成绩不在同一档,高分考生(甲)高一档,按照规定,先对高分考生所在档的考生进行投档,完成后再对低分考生(乙)所在档的考生进行投档,高分考生甲会被C校录取。

情况2: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成绩处在同一档,按照同一档内志愿优先原则,先投第一志愿,低分考生乙会被C校录取。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